时尚足球活动 / 2025-08-22 19:18:27
《沸腾的生活·百姓故事汇》聚焦虹口百业百态,邀你围观虹口人的日常,了解他们“沸腾的生活”。
举弓、开弓、放箭。一排箭飒爽地飞过,划出一道道弧线,命中几十米开外的箭靶上。
摄影/吴平
在教练员黄莎的指令下,孩子们跑向靶子,拔箭返回。这样的来来回回,是虹口区射箭小运动员们的训练日常,也是青少年射箭教练员黄莎热爱了11年的工作。
从运动员到教练,传承坚持与热爱
嗓音沉静、眼神专注,黄莎站在操场上,散发出一种柔和而无法忽视的气场。当她的眼睛锁定小运动员,每一个技术动作都如被X光扫描一般清楚透彻。
“射箭是一项动静结合、柔中带刚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要静得下心。”沉稳、内敛,黄莎自己的性格也是如此。
从13岁起练习射箭,黄莎一路从西安市队,打到陕西省队、国青队。最初被教练发掘时,她的身体素质并不被看好,“我的协调性不错,但身高不高,臂展没有优势。客观地说,可能更适合练射击。”然而,当她看见弓箭,看见张弓射箭时的飒爽英姿,她一下子就“认准了这项运动”。
“认准了,喜欢了,我就一定要练好。”最苦的时候,她一天要练1000支箭,从早上6点半一直训练到晚上9点半,“这种强度,可能对现在的我来说也很难完成。”
对自己的严格、对射箭的热爱,如今被传递到了小运动员们身上。2011年,黄莎从虹口区少体校被派驻到虹口实验学校,从零开始组建虹口射箭队。
如今,虹口少体校射箭队被认定为上海市射箭精英培训点,虹口实验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体育传统学校,其中射箭是重点项目之一。
黄莎带训的运动员获得国际国内等各类比赛金牌49枚、银牌53枚、铜牌59枚。成绩背后,是黄莎和一批批小队员们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努力。“一周七天,除了周一外,天天要训练。平日里两个小时,周末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半,寒暑假无休。”
从事教练工作十多年,黄莎也收获了许多感动。“有一次,一个小队员因为意外左手骨折了,我让他好好休息,暂停训练。结果他一定要来,说左手不能拉弓,就用右手做力量训练。”
射箭队刚组队那会儿,学校组织春游秋游,队员们都会主动放弃出游,选择训练,“孩子们对射箭的热爱、家长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学校领导的信任,都是我从事这份职业的宝贵收获。”
训练中的“虎妈”,生活中的大姐姐
基层教练员的重要任务,是用一双慧眼选拔出运动员的好苗子,将有潜质的运动员向上级运动队输送。
对射箭这项运动而言,小学三年级是比较适合选材的时间段。新招募一批小队员后,黄莎要从“一张白纸”教起,教会他们射箭,将他们送上赛场,争金夺银。
下至小学,上至高中,黄莎要面对的学生年龄跨度很大,“对小学生要慢慢教,帮他们培养起习惯。初中、高中的孩子往往有叛逆期,要有技巧性地沟通,给他们更多鼓励。”责任心、爱心、耐心,是黄莎与队员们相处的“法宝”。
在训练中,黄莎觉得自己是个“虎妈”。“我一直对他们说,既然来训练,就一定要认认真真。态度决定成败,态度端正了,就一定能有所收获。”而在训练场之外,黄莎更像一个平易近人的大姐姐。
“已经毕业的老队员,有时候还会找我当恋爱方面的‘参谋’。”对小运动员们来说,射箭队就像是班级之外的另一个“家”。每逢教练或老队员生日、建队周年庆,黄莎和队员们都会一起聚餐,度过训练之外的轻松时光。
面对即将到来的上海市第十七届市运会,黄莎正和小运动员们一同全力备战。“虽然我是一名教练员,但我更愿意视自己为给孩子们铺路的‘领路人’。希望每一名运动员都能发挥实力,追随梦想,完成心愿,把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记者、摄影:葛敏敏
编辑:何娉
❶ “随申办”虹口旗舰店的这些服务你知道吗?❷ 这个假期,虹口援藏医疗队怎么过?❸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 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❹ 上港邮轮城正式更名为北外滩国客中心
原标题:《从0到161枚奖牌,射箭教练员黄莎的十年 | 沸腾的生活》
奥运采访应体现新闻专业和体育精神(评论员观察)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穿衣大胆"而出名,后又出演"动作片"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