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元素展示 / 2025-08-20 18:28:13
文/房学峰
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最不应该出现的现象是过分强调其中的某一种价值取向,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但这种现象,偏偏是我们对体育的认知中最常出现的情况。
奥运会成绩是重要的国家荣誉,但不是竞技体育全部的国家荣誉,就像竞技体育的成就不是全部的体育成就那样;职业体育是体育经济(或者体育产业)的重要引擎,很多项目也有向职业化方向演变的趋势,但职业联赛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唯一路径,何况中国职业体育还需要更成熟、更开放的特许经营理念。
几乎所有现代体育项目都是从学校起源的,这使“体育进校园”的提法显得相当荒谬,中国女排拿更多世界冠军的意义和让中国的大学里有一千支女子排球队(美国大学共有1064支女子排球队)的意义同等重要。
还有就是:中国体育的价值观亟待摆脱“个体英雄崇拜”,而更加强调体育的团队文化。
棒球就是这样:它是奥运会的、它是职业体育的、它是学校的、它是团队的。MLB进入中国的意义,就在于它的这种多元性——
作为奥林匹克项目,棒球在奥运会上的几进几出,让棒球在中国的地位起起伏伏,在它进入奥运会的时候地位会上升、离开奥运会的时候地位会下降,如果中国竞技体育战略总这样被奥运会设项所左右的话,显然非常可悲。进而言之,如果中国体育文化总是被世界影响而不是去影响世界的话,显然更加可悲。
作为职业体育运动,MLB是美国四大职业联盟最古老的成员和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运动,腾讯体育和该联盟达成的合作,使美国的四大职业运动都进入了中国,我们不能带着“弱国心态”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而应该去享受日益丰富和多元的体育世界。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一辈子只喜欢和只从事一种体育运动、或者过分重视体育的某一个舞台的话,那就和一辈子只生活在一个村庄里没有本着区别。
关于职业棒球的话题之一,是日本棒球联赛何时能进入中国:就像NHL和KHL有各自魅力那样,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职业棒球联盟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审美享受,何况那里还有很多我们的同胞、何况棒球成为日本“国球”的历史往事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领悟和效法的东西。
而在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大众体育层面,只要举出三个数据就可以带来分别的启发了:美国大学有351支男队和249支女队,高中的棒球运动员人数超过86万,2930万人打过棒球。
说到作为团队运动的棒球,先要纠正人们总是说错的一个概念:“足球是奥运会上运动员人数最多的集体项目”——实际上奥运会足球比赛的人数不但不如棒球(18比24),而且还不如冬奥会上的冰球,准确的说法是“足球是当夏季奥运会未设置棒球项目时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团队项目”。
我在每届奥运会上都会做的一项统计,是获得金牌的各国运动员人数,比如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人数是43人,而获得金牌的美国运动员人数是121人(想象一下东京奥运会上一旦24名美国选手或者日本选手获得金牌时的情景吧);平昌冬奥会上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是1人,美国是36人(历史纪录是加拿大正在索契冬奥会时的65人),15个代表团的金牌选手人数超过中国。
因此就团队运动而言,尤其是就棒球这样的职业体育运动而言,最重要的并非是奥运会那样的国家队之间(不是国家之间)的比赛,而是这样三点——
第一,和个体型运动相比,能让更多人从事的运动和更多青年学生喜爱的运动。
第二,比个体型运动能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包括让更多的职业运动员赖以谋生和让该项目的运动产业获得持续繁荣。
第三,团队文化的缺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中国体育文化的劣根性,对个体英雄的过分推崇是一种不应该提倡的价值观。
2025年全国盲人门球锦标赛开赛小托马斯燃爆比赛,国王欲交易福克斯,湖人引援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