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元素展示 / 2025-10-14 19:35:21

无论是当年在跑道上那风驰电掣的身影,还是今日在田径赛事管理领域的积极探索,美国短跑名宿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刻影响着这项运动。

这名曾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横扫12枚金牌,同时也是男子200米和400米的前世界纪录保持者,星期四(3月13日)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于新加坡星耀樟宜举办的对话会上,和与会者一同回忆了他运动员时期的高光时刻,并大谈由他主导,即将于下个月开跑的全新联赛——大满贯径赛(Gram Slam Track)。

新联赛助运动员打造个人品牌约翰逊说,这项赛事主要是为了弥补径赛(不包括田赛)运动员缺乏大赛,以致无法建立个人品牌遗憾而设的。

“这是第一个真正为这个地球上最快的运动员而设的职业联赛。田径是奥运会最受瞩目的运动,但如果没有奥运会,这项运动可能就消失了。每四年一场大赛也很难让这些运动员建立自己的品牌。

“网球每年有六项大赛,高尔夫球有八项,但田径只有两项。这也是田径迷想要看到的,就是让这些顶尖运动员有更多的机会同场比拼。”

大满贯径赛参考了网球四大满贯和高尔夫球四大赛的模式,拥有四个赛站,下个月的首站设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接着是美国的迈阿密、费城和洛杉矶,但约翰逊不排除未来将大满贯径赛扩展至其他国家。

这项赛事的冠军可获得10万美元(约13万4000新元)的奖金。约翰逊说,运动员与他们签约后,他们就能对这项运动进行市场营销和商业化运作,从而将这项赛事发展成像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F1)和终极格斗冠军赛(UFC)那样的规模。

约翰逊也认为,这项赛事不仅有利于径赛运动员打造个人品牌,也能让他们为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做更充分的准备。

他说:“不像其他的运动员,例如NBA球员有NBA联盟和球会为他们宣传,径赛运动员之前都没有一个平台能打造自己的品牌,我希望这个联赛能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赞助,而他们也能通过奥运会这个大舞台来回馈这些赞助商。”

幸运在主场创历史约翰逊参加过1992年巴塞罗那、1996年亚特兰大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他在1996年奥运会上包揽200米和400米金牌,成为奥运会史上第一人。

然而,约翰逊当年却差点无法同时参加这两个项目。他回忆说,一般短跑选手都会参加100米和200米,像他这样参加200米和400米的极为少数,美国田径总会还得为他向奥运组委会要求调整赛程。

延伸阅读

首届径赛大满贯 牙买加金斯敦成其中一站

世界田联会长:约翰逊四场大满贯系列赛不是威胁

约翰逊说,他在该届奥运会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他是在主场作战,但与此同时,他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在“家”参加奥运会,更别说创造历史。

最优秀运动员会找到最适合抗压方式当被主持人问到他是如何应付压力时,他说:“就是尽量做好准备,只要你知道自己已经做了一切能够做的准备,自信心就自然会来,压力也会减少一些。

“随着经验的累积,我也学会了如何最好地应付压力。我的方式是尽可能让自己保持专注,只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东西。”

但他强调,每个运动员都不一样,并以之后打破他200米世界纪录的牙买加“飞人”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为例。

相信有关注田径的人都知道,博尔特每次在比赛前后都会做出“拉弓”的招牌动作,并且会在赛前与观众互动,与约翰逊的做法大相庭径。

约翰逊表示,自己之前便在采访博尔特时,问过对方为什么这么做,而博尔特的回答竟是:“我刚开始时也学你一样,尝试保持高度专注,但那让我更加紧张,全身紧绷。”

约翰逊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博尔特做这些是为了让自己尽可能放松,所以他总结说:“最优秀的运动员,往往是那些能找到最适合自己方式的人。”

靠奥运精神战胜中风现年57岁的约翰逊在2001年结束运动员生涯,之后长时间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电视评述员,参与了从2004年雅典至去年在巴黎举行的每一届奥运会。

他在2007年开设了迈克尔·约翰逊运动表现训练中心(Michael Johnson Performances),为九岁至18岁的青少年运动员和所有运动项目的职业运动员提供训练。大满贯径赛是致力于推动田径运动发展的他的最新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约翰逊在2018年9月无预警地中风,左侧身体受到影响,但他两个月后就已几乎“恢复正常”,并在2021年庆祝54岁生日时宣布,自己已完全恢复健康,而他将这一切归功于他的“奥运精神”。

在早报应用继续阅读

展开全文

柔道专题
为何NBA球员都佩服科比,但詹姆斯却不受待见?欧文说出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