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元素展示 / 2025-09-02 07:17:20
职业路径集中在体校教练、体育老师
在国家体育总局官网,一项名为“运动员成功转型案例”的专题保持着稳定的更新速度,名单涵盖各省市举重、水球、摔跤、蹦床等项目的退役运动员,当中不乏国家级赛事冠军。
出生于1992年1月的前广西举重队队员韦正由,2014年获得过全国青年男子举重锦标赛56公斤级总成绩冠军,2015年1月停训、进入职业转换过渡期,2016年1月(24岁)退役。
因为机构改革等原因,韦正由错过了成为体校教练的机会,只好选择自主择业。之后他在快餐店上过班,又在柳州一家面包店从学徒做到了中级面点师。但由于放不下举重,2017年4月,韦正由再次踏上体校教练的职业道路,并于2020年下半年通过公开招聘成为柳州市体校的正编教练。2020年,他被评为“柳州市十佳教练员”。
对于这条就业之路,韦正由的想法是,退役择业“最好选择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少走弯路直接上岗”。
这样的例子,已经是优秀运动员中发挥了专业技能的“成功案例”,类似的就业路径还有中小学、普通高校教师。
出生于1989年的韦机灵曾是广西水球队运动员,她和队友一起获得过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水球比赛第二名,2007年、2010年、2011年全国水球锦标赛第一名。2012年1月,韦机灵停训进入职业转换过渡期,2012年5月(23岁)正式退役。
在组织安置和自主择业中,韦机灵选择了自主择业,考取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后,于2012年考上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岗位,成为一名合同制职工,并于2016年成功考取辅导员编制岗位。
如今,韦机灵在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学院担任专职辅导员,兼任团总支副书记,并负责《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就业指导》《安全教育》课程的授课任务。
在国家体育总局的转型案例中,还能看到摔跤运动员成为健身教练、蹦床运动员成为国企全资子公司财务内勤、田径退役运动员创办健身工作室的例子。
创业的成功案例也不少,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体育文化产业,经营范围多为体育赛事的策划承办、体育场馆策划运营、体育用品设计出售和体育项目投资等。
比如浙江田径运动员金芳芳,她退役后创办的公司提供跑步、中高考体育、比赛策划承办等体育服务,年培训学员达1000人次。
还有安徽摔跤运动员郭荣,她不仅自主创业,还带着其他退役运动员一起创业。据《中国体育报》报道,2015年,郭荣成立体育文化产业公司,2017年成为安徽省体育局笼式足球项目推广执行单位。
根据郭荣自述,其公司解决了安徽省14名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还专门为退役运动员设立了就业创业转型培训课程。
【世界杯】乌拉圭 VS 沙特阿拉伯里皮眼中的中国球员:郑智与张玉宁如何用足球意识重塑中国足球